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是不净观,来对治贪爱的烦恼;第二个是修无常观、无我观,来对治我见的颠倒。从一个对治的次第,我们应该先修不净观,从粗到细。我们先看这不净观的内容:

一、不净观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我们在进入这个真如三昧的时候,内心的相貌是一个无相三昧,没有任何的相状可得,那是一个所谓的清净平等的法界。现在你要修观,你必须要从这个法界里面出来,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从空出假,从一种我空、法空相应的清净心,这个时候再生起一个念头,在动一个有所得的念头。动这个念头以后,你就会从一个平等的法界,回到你现实的生命世界,就是你又看你过去的业力所招感的这个果报体,就是这一团肉。当然这一团肉,我们过去是非常的爱着,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清净的本性,又回归到我们这一期的因缘所生法,我们对于这一个色身,应该要以不净来观察,来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

我们凡夫爱取的所缘境非常的多,比如说对财富、对眷属、对这种民生的爱取,但是在所有的所缘境当中,以色身的爱取最为粗重。所以我们从对治烦恼的角度,重者先治,譬如擒贼必先擒王。这对色身的爱取,如果你是对自身的爱取就产生身见;对他身的爱取就产生淫欲心,所以这个地方的过失是非常的重大。

应该怎么办呢?在对治爱取,就是观我们色身是不清净的,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一个观照力,只是看到色身的表层。就是这一层皮,被这一层美妙的皮所包装,就产生了颠倒,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这一层皮跟肉剥开来,观察到我们色身的内在相貌,所谓的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所以我们修观,在《智度论》里面:它是先观内相的不净,把这个皮肉剥开,我们看到了色身当中有种种的脓血屎尿,汗恶涕泪汤膏有三十六种不净物。换句话说我们从色身的内部,我们看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说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这种不净物,它也不完全只是待在里面,它们经常利用身体的九孔,白天晚上流脓流血,流出种种的不净物,就好象是一个皮革里面装着大小便溺,但是这个皮革破了九个洞,经常流出不净的一样,这个就是外相不净,透过这个不净观,就能够息灭我们心中的颠倒,消灭我们对色身的爱着。

佛法在教导我们弟子远离贪爱,他的意思不是说叫你两个眼睛闭起来,耳朵都关起来,六根都关起来,不去面对所缘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会贪爱,这当中是有它的因缘,这贪爱烦恼会生起有它的因缘,它的因缘就是颠倒,就是你对它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所以呢你应该不是逃避,应该面对它,就是说其实你所贪爱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是一个干净的东西。所以我们经过不净观的观察,了解到过去的思想是错误的,我们一次一次的修正过去思想的时候,你的贪爱烦恼也就慢慢的轻薄。

这种贪爱的消灭,是从根本消灭,所以它不会去重新生起;不像一般的外道在调伏贪爱,是用压抑的,这种都会反弹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从真如本性清净的心一念不生,开始起念头,回到现实的果报体:先观察果报体是不清净的,这样产生对果报体的出离,有助于我们远离业报身,追求清净法身的一种力量。这是第一个不净观,当然这样的修观是比较粗糙的。

二、无常无我观

其次,再观察第二个无常、无我之智慧。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前面是对于这个身心世界的一种不净观察,这个地方是观察无常。这个无常简单的说就是无得久停,须臾变坏。这个无常的观察,我们在经论上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粗分的无常,一个是细分的无常。

(一)粗分的无常:就是所谓的败坏无常。我们可以取一期的生命来当做一个所观境,比如说因缘所生法,简单的说就是这个五蕴的果报体。这个果报体,比如说你今生是个女人,你有女人的外在身相,有女人内在的思想感受。这个果报体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无常败坏的。

怎么知道呢?就是你要死掉以后,你来生可能没有到天上,也没有到三恶道去,就变成一个男人。你来生的果报体,跟今生完全不一样,是一个男人的色相,是一个男人的思想,男人的感受。当然你今生有持戒、布施,有善业,特别的富贵庄严;我们也可能会产生放逸,就把这个福报就花光了,在第三世就变成一只蚂蚁了。这个蚂蚁又是一个蚂蚁的身相,蚂蚁卑贱的心思。

所以在这个流转当中,我们发觉我们每一期的生命都是变化的,我们在每一期生命当中,我们找不到一期生命跟一期生命当中的交集点,这个就是无常。就是你来生的生命跟你今生的生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相貌,这个就是败坏无常。

(二)当然前面的观察是很粗糙的,也可以作细分的观察:就是:剎那剎那的无常。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快乐。当然你讲这个快乐的时候,你所形容的那个身心世界,是前一剎那的身心世界;现在的身心世界又变化了。所以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其实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现在、现在、现在,都是当下、当下、当下,它每一个都在流动。你讲现在的时候,你所指的现在是前一剎那的现在。

所以我们刚开始对生命的观察,第一个无常,从无常当中我们在观进去,一切心行,念念生命,以是故苦,所以无常就是苦。所以佛法苦的安立,是从无常安立的。因为无常就给我们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所有的快乐都要建立在安稳的体性,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畜生一定要有房子住,就是寻求安稳。

但是不幸的是在整个三界的果报体,它的本质就是不安稳,也就是说你没办法去预测你下一剎那会出现什么事情,你没办法预测。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住在一个房子,这个房子虽然暂时打扮的很漂亮,但是这个房子是在地震带,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大地震,这样子就是一种非常大的一个隐忧,这个就是苦、就是不安稳性,无常,所以知道这个三界的果报体就是苦。这个地方的苦,包括三恶道,也包括人天的果报,都是苦,因为不安稳性。

但是从苦当中,可以观察无我: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在修无我当中,本论是分成过去、现在、未来的果报观察。

先看过去的果报,我们过去得了很多很多的果报,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现在回光返照,好象是一场梦。这个梦,法藏大师解释是无体难追,它没有自体。你在做梦的时候,好象真的一样有它的感受作用;但是你醒过来呢,觅之了不可得。这过去如梦,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就是在黑暗当中,晚上的黑暗有这种闪电。这个光,法藏大师解释:剎那无住。剎那剎那生灭,它没办法停止。现在,是剎那无住;那未来的果报体呢?

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歘(迅速)尔而起。就像这个浮云,它只是暂时的积聚。这个云,突然间变成一只兔子,突然间变成一只马,它迅速的变化;我们对来生,根本没办法去预测它的一个相貌。所以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没有一个主宰的我。

就是说前面的真如三昧,它是对真如理的一种无分别住,这个时候我们从无分别当中,生起一个善的分别,修不净观、修无常观,这两个观基本上就是修出离心。前面等于是修空正见,这个地方是从空出假来修出离心。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