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
问: 如果已知道身体已经败坏严重,虽不是立即会死亡,但想求往生,开始不进食,不...
再看中辈的,中辈的因地有三个: 一、发菩提心 二、一向专念彼佛 三、多少修善 ...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
东林佛号的特点是比较缓慢,并且注重两个要点,就是一句佛号跟步子统一,一句佛号四...
问: 一种文化或体系,想永恒,想众生信服,必定有它核心的底层逻辑。请问,净土文...
问: 我非常相信在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作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断除爱欲的...
问: 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无相无色又有何见呢?...
问: 弟子已听你讲经说法已久,并已皈依,现有两问:皈依之后,与朋友一起开餐厅,...
问: 我们是皈依了三宝弟子,但有时也在上道家庙。佛教与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异...
有一位上师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受伤的老鼠,寒冷到发抖,他就...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六...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有两块: 一个来自于色身,来自于物质世界的贪爱,以色身...
《楞严经》讲这个颠倒妄想,其实颠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从净土宗这一块,我们只要...
问: 弟子有强烈的出离心,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母亲和妻子。请问,如果弟子往生极乐...
问: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答: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为什么会怨恨哪?当你怨恨...
问: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祭奠我们的祖先。请问,应该怎样正确的祭奠祖先呢?能...
在欲界众生的烦恼中,表现的最炽盛的就是杀生和淫欲,所以解脱道断欲是首要任务,菩...
净土宗的成败只有一句话就是你临终是不是往生,这是关键!临终成功,你就是成功;临...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个色阴穷尽之相。看经文,什么...
这一段佛陀指示修学圆通的一个正行。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先把它的内涵标出来。我们...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汝如沸汤...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你要先离开娑婆世界。你连娑婆...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的定义就是逼迫。三界的果报产...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看第一个,就是虚空跟世界是怎...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请问如何理解?尤其是...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注于沿街拉人募捐。在寺院高...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遍提高的时代,如何看待一些...
问: 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与世尊教导我们的种种人生道德训诫,教、...
问: 法师,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我们这些佛...
问: 人的容忍量有其极限,如果对方经过重复纠正还无法改善,而我的容忍程度也到了...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的根本了。百行孝为先,万...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地方讲到受用果报。就是说我们...
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他把楞严咒的一个持诵的方法,跟它的一个受持的功德,用一个简...
以微少善根,成就广大功德,故名方便。 说我们这一念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碍的,我们的...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是清净不了。请问该怎么办,...
问: 经里佛说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有师兄说,往生弥陀净土要看因缘...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直念下去。又,大势至菩萨教...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佛指舍利很轰动,佛在世的时...
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了善恶果报,就不敢做恶事,不做恶事...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两个种子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五...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个假观其实是法华三昧的关键。...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这个自力和他力的这种无法逾越...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不能除罪吧,他念着念着,就...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可能都是容易懂,就...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每一个土...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到了一条河的地方,因为佛陀规...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然,所谓的真如,简单地说就是...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大的一个作用,简单地讲就是破...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生者, 前面的一段文,是恶灭...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佛子应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如是展转相续,形成有情众生之...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内外的问题。它对外有感受的刺...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泊。我们在三界当中一下子到天...
极乐世界的光明,一个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是赞叹它光明的相貌,就是极乐世...
我们凡夫呢?是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变化不可怕哦,生灭的变化不可怕,可怕在诸法无...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指...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应如何看待...
问: 我是因癔病进入佛门,我想真心地请教,有坚定的信愿是我最想得到的,但我认为...
问: 我在以前修行时,头脑中经常出现读经、背经和睡中念佛、念经,最近一个时期什...
道绰大师直接提出来说极乐世界决定是报土,阿弥陀佛决定是报身。为什么呢?他说在净...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有用。什么叫有用、无用呢,就...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根身生起了别,所以根身有障碍...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它是透过内观...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这个在...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们。其实我也知道不对,可就...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念不生是指前世的妄念吗?请...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功夫不纯,助念能有多大效果...
问: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答: 拜佛是五念法门的其中一条,就是...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可行吗?如何解行与念的关系...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辜负永明古佛一...
那么,我们看它虚空的相状跟作用是怎么出来的。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陀慈悲就用佛像来代替。这个地...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彻悟禅师非常重要的法语。就...
悟灵法师的故事...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现呢?原来我们在多生多劫当中...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佛弟子来修行,如果不依净土,...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一个佛力加持的法门。也就是...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诸位可能也听过,不过再复习一...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师答: 知道与草木何异的这...
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你若受持、读诵这个般若波罗蜜经,又能正忆念,也不会堕落到...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诸佛,...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这个欲界,它的名称是...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先讲到它的作用。这个眼入的...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障碍,你们猜猜看,世间上只有...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五阴。从造业的功能而言,五阴当中对我们来生的一个极大的影响...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亦为他人说,是人...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阿弥陀佛名号...

过去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大将军,这个将军一生身经百战,从来没有怕过。面对敌人的...

晚年要是受了病苦,一定要忍耐下来

中辈往生的情况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东林佛号的特色

净土文化永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修行总是进进退退,该怎么走下去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偷盗戒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杀生戒

居士如何处理好修行与爱欲行的关系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开了荤食餐厅,该怎样处理才如法

佛教与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异的地方

你把佛号念好了,佛陀自然现前

忍辱以积大德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与对治的方法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往生极乐后,要过多久才能乘愿再来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清明节应该怎样正确的祭奠祖先呢

救命功德如此之大,杀生罪过也同样十足

你临终起业障那就惨了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

魔境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如何辨别假和尚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念念都想表演给别人看,你是在做一个演员吗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愚痴的行为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为什么楞严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果报有哪五种

这个心一动,身体也就会随着而动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极乐世界光明所蕴藏的功德藏

对明天,我们永远没有安全感

「人无我」与「法无我」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有坚定的信愿很难,如何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这个境界好还是先前境界好

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古代的圣贤都到哪里去了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佛学漫画】悟灵法师引母往生、感化僧俗随其念佛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有两种差别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对任何人都不要轻视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六欲天以男女的欲望来作指标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这个「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