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中有三个内容: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财施就是用财物来布施,使令众生在物质上不缺乏。第二是法施,就是说法,使令众生能够明白道理。第三是无畏施。无畏施就是施给他无畏。这个众生他内心当中有恐怖畏惧,你能够适时的安慰他,鼓励他,来消灭他的畏惧心,使令他变成无畏,叫做无畏施。
布施当中有两个功德,第一个生善,我们能广结善缘。在未来的生命当中,能够积集很多的善缘。
第二个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有资财,我们总是能够在人天里面得到可乐的果报。这个是约生善;
第二个破恶。度悭贪,就是能够破除,能够对治我们内心的悭,悭就是吝惜不舍,已经有的东西你不愿意舍。贪你没有的东西,你贪求无厌,就是悭贪。这个是布施的内容,跟它所引生的功德。
龙树菩萨在《智度论》里面讲布施度。他讲完以后强调一个观念说,在家居士偏重在财施,出家菩萨偏重在法施。财施跟法施的差别,龙树菩萨提出两个主要的差别。第一个是有漏跟无漏的差别。说财施给众生,他能够得到一时的安乐,但是不能消灭他的烦恼,不可以。那么法施,你用佛法开导他,使他能够心开意解,得到安乐。而这样的安乐能够对治烦恼,是无漏,它对烦恼有对治的力量。所以财施、法施,有漏跟无漏的差别。
其次有有量跟无量的差别。说今天他没有饭吃,你给他一碗饭。他生病了,你带他去看医生。这也是对,也是好。但是这样一种对他的安乐,是有量的。就是你只能暂时的解决他一时的安乐。那么法施,你让他明白道理,明白业果的道理,让他主动地去断恶修善,给他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你对他的影响力是生生世世的。
换句话说,你给他这样的一个善根,在他未来生命当中,他心中就生起了一个光明。他经常就会去创造善业,或者趋向可乐的果报。就是说他的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有决定性的,那个影响是无量的影响。财物的布施,并没有说是决定的影响力,只是暂时地解决他一时的痛苦。但是他内心因为没有智慧,还会创造罪业,还会有痛苦,那就没办法解决。所以法施有无量的作用,财施只有有量的作用。就是有这样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