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似不应以偏盖全,不然人生一无是处,活在痛苦中的一生有何意思?但佛教是在彻悟人生真谛后所言,对人生的态度并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实观”。目的在于教化芸芸众生能知苦断苦,并为获得真正的快乐幸福指明途径。

凡夫总是将苦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如家财万贯、仕途亨通,再至身体安康,两情相悦……如是种种,以此来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然佛陀以悲智观照,站在生死之流的彼岸来看众生,则唯苦无乐。那些被众生贪求追逐的所谓快乐,实为大苦。如身之疮,挠时快活,过后痛苦备至。正是由于众生的迷执,才导致流转于生死苦海而不得出离。由于圣凡境界迥异,凡夫自然无法体会,若站在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要众生自始就了达如实之理,也是勉强不来的。佛教的慈悲正体现在此。一再强调“一切皆苦”,实力怜悯众生,以令其正视人生的痛苦,方可从中超越,进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要远离痛苦,首先得知苦。正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每个人对痛苦都有过或深或浅的体会,如:身体病恙、贫困潦倒、感情受挫、命运坎坷……林林总总。佛教对苦的分析透彻,总纳为身心二苦,常言八苦中的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七种痛苦乃生活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的,然众多之苦来自一源:即第八苦五蕴炽盛苦。为何?我们身心无非为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五蕴乃身心之本,各种痛苦皆来自身心五蕴的感受。

那我们的心为何会感到苦呢?其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本清净无垢,无所束缚如同虚空,真正引苦不是心,而是由于众生的无明无知,心在客尘中被妄想和执着所覆,妄想来自于执着,正因为妄执,令众生无我执我、无常执常、执垢为净、执苦为乐,遍一切时一切处,如此使众生流转于苦海而不得出。

至此不难了知,何为苦之本源了。如对症下药,获得离苦的方法也就不难,要破除无明,有正知正见,认识无常,进而断除执妄。世事本虚妄无常,但众生妄执常有,这首先在认识就已有偏差,到头肯定离解脱的彼岸甚远。断苦并不是要断心,而是要将覆心的妄执断除。生活中的种种痛苦烦恼皆由强烈的我执(自性见)作祟,有了我执就会产生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者交织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生活中岂不易生苦恼?“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就连我们的身体也只不过是一个五蕴和合的相状罢了,这个世界上又还有什么属于“我”呢?我们还有必要因未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痛苦不安吗?

妄执如镣铐令身心不得安乐自在,破除无明,断除妄执,自然可摆脱加在身心上的桎梏。清醒认识自己及周遭一切,试着放下,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执着于眼前无常的不实相,妄想逐渐就会熄灭,心境也就坦然自在了。

“我的心很苦”,物质生活极为富足的现今还常有人如此喟叹。为何生苦?怎样除苦?以佛法推究极易,解决问题也很简单。苦在心,因心有“我”而生苦。欲得离苦须断除我执,将覆于心上的尘垢拂拭,自然还心以清净,苦离而乐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