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九面,四、因缘观善根发相。

智者大师讲这个善根发相,他以这个五停心来说明它的一个差别相貌。前面的三个,所谓的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是通于凡夫、外道、乃至通于佛弟子,那么这以下的因缘观,是只有三乘的佛弟子所修的,是不共于外道的,外道是不能修因缘观的。因缘观事实上就是我空观,这是不共于外道的一个法门。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那么这个因缘观、我空观的善根发相,是说这个行者因为修止跟观的缘故,慢慢的达到欲界定跟未到地定,这个时候身心静定。那么在禅定当中,本来内心当中就是迥脱根尘,灵光独耀,一念明了的清净心现前,但是这个时候突然间,觉悟心生,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突然间生起一个觉悟的心。

什么样的觉悟的心呢?推寻三世无明行等。突然间开始去观察我们这个生命有过去的生命、现在的生命、未来的生命,就是十二因缘。过去的无明发动的业力,由这个业力,使令我们阿赖耶识的一个心识的投胎,由这个投胎产生很多的胞胎,明色——眼睛、鼻子、嘴巴等六根,触、受,乃至于现前的爱取的烦恼,又创造了下一期的业力跟投胎。

那么他透过这样的十二因缘的观察,他观察不管从过去的生命当中,或者现在的因缘当中,乃至未来当中,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就是无明是一个妄想,一个生灭变异的妄想。当然无明它不动的时候就是无明,这是一个烦恼的总称,它只要一活动,就是一个行,就是一个业力。可能是一个善心,可能是一个恶心。总之,他内心当中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有一个我去造善业,有一个我去造恶业,这个所造的业都是十二因缘的行,一种有漏的业力。那么有这个业力,他就会创造一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它就受熏了,阿赖耶识就叫业识。

这个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业力它自己不能创造业力,就是这个行,第六意识的这个造作,这个业力,它熏习阿赖耶识。当然你造的是善业,阿赖耶识就现出快乐的根身器界;第六意识造恶业,阿赖耶识这个识就创造卑贱的果报,这个识、明色、六入、触、受,那么我们现前的爱取又创造另一层的业力又再投胎。

所以我们说,流转三界中,蕅益大师提出一个问题:流转三界中,流转者谁?谁在流转?

说,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中流转,是谁在流转?

我在流转!

不对!我不可得,没有一个人在流转!那只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在流转!

你今生是一个男人,下辈子变成一个女人,男人有男人的心情,女人有女人的心情。女人要是积集了善业生到天上去,去做一个天王,特别的尊贵高慢,你那个时候的心是一个尊贵骄慢所和合的一种内心的状态,等你把天福享受完了以后,下辈子变成一个蚂蚁,我是一个卑贱的蚂蚁,你内心当中,你所有的相貌都是一个卑贱的相貌,一个缺乏自信,一个自卑感的相貌。

所以说流转三界中,流转者谁?觅知了不可得!所以说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在整个流转生死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可得。

这个流转,唯识学讲得好,这个流转是怎么回事呢?恒转如瀑流!就像一个水流。谁在流转?就是一念的明了的心在流转。这个心呢,就像水流一样,它恒常相续,但是它也是转,前后变异。这个心呢,现出男人的心现出女人的心,现出天王的心,现出蚂蚁的心,它不会断灭的,生命是不会断灭的,但是它可也不是常态,它又恒常相续,可是又前后变异;前后变异,可又是恒常相续。

所以说,这个时候离开了断灭见,也离开了常见,内心当中呢,就正式的观察到生命的真相:恒转如瀑流。这个时候,得定安稳,解慧开发,心生法喜。内心非常的欢喜,无量劫的流转,我现在终于看到真相,内心当中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突然间太阳出现:哎呀,这个人世间原来真的是这个境界。那么不恋世间之事,这个时候对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的事情,就不再去贪爱了,这个都是无常败坏的,迟早会败坏的。乃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一一的去分别都是一样,都是我不可得,这个是因缘观善根发相。

这个因缘观、我空观,要能出现这样的一种禅相,所谓的这个解悟心生,禅定当中出现的解悟心生,这个是一个加行位的菩萨,内凡加行位。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跟我空真理真实的相应,虽然他没有真实的证悟,但是他已经有一个坚定的理解,内凡加行位的菩萨。

这个是因缘观的善根发相,事实上,他这个善根发相,跟前面的不同,这个是一种智慧的生起。

五、念佛善根发相

前面的因缘观是共三乘的,这个念佛观是菩萨不供于二乘的,只有菩萨才有念佛观,不像前边的我空观,它也通二乘人,这个念佛观是菩萨不共的法门。

行者因善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谓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这个行者因为修止观的缘故,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这个时候身心空寂。本来是一种寂静的状态,突然间他忆念诸佛内在的功德跟他外表的相好,内外,内心的功德,外表的三十二相,那么这两种都不可思议。什么叫做功德呢?所谓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三三昧、八解脱等,不可思议。

这个十力指的是佛陀的十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后得智。那么,这十种智慧为什么叫力呢?因为佛陀的善巧智慧,能够产生两种的功德力:

第一个,它能够使令众生成就增上生,使令出世的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能够成就人天的可乐果报,叫增上生。

其次,它能够使令出世的善根已经成熟的众生成就决定胜,能够成就圣道,成就圣道就是永永远远不再退转三界的果报,果报是决定的殊胜。所以,我们赞叹佛陀的力量,有十种的力量。

四无所畏,我解释一下:这个无所畏惧,指的是佛陀的这四种智慧,是没有过失的,我们一个人有过失,内心就心虚,就有所畏惧。佛陀在四个法当中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他无所畏惧。

第一个,一切智无所畏,这是个总相。说佛陀在观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差别,没有任何的错谬。佛陀的智慧像大圆镜智,他能够指出在三千大千世界哪一个地方下几滴雨,佛陀在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无所畏惧。

经典上说,说这个外道,婆罗门外道,问佛陀说:瞿昙,你说你是一切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啊,你看看前面那一棵树,有多少片树叶?佛陀告诉他,这个树有多少多少树叶。外道当然不敢去算啊,那没办法算,那棵树那么大,那个外道在晚上就偷偷的把这棵树上的树叶拿掉两片。第二天又问佛陀说,那个树上有几片树叶?佛陀讲树叶和昨天讲的一样,就差两片树叶,外道折服。

所以说,佛陀说这件事情是怎么的,那件事是怎么的,佛陀讲述以后,外道们指责佛陀讲错了,说瞿昙,你讲错了,佛陀内心当中无所畏惧,因为佛陀知道,他所说的任何话是没有过失的,一切智无所畏。

第二个,漏尽无所畏。佛陀对于自己漏尽了一切烦恼这件事情他是无所畏惧的。

经典上说,有个弟子批评佛陀,说佛陀,你看你对阿难尊者这么好,阿难尊者做你的侍者他犯了过错你处处包容他,提婆闼多他犯了一点错误,你就处处的诃责他,佛陀你有爱着心,你有偏心。

佛陀解释说,佛陀是没有爱着心的,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应他的根机。阿难尊者这个人,他有惭愧心,我处处给他机会,处处包容他;提婆闼多没有惭愧心,这个人应该诃责。我完全是看这个众生的需要,怎么做对他们有好处我就怎么做。所以你指责佛陀有烦恼,佛陀无所畏惧,佛陀是漏尽无所畏,对于内心的烦恼完全消灭这件事情,他是无所畏惧的。

第三个,说尽苦道无所畏。说尽苦道能够穷尽痛苦的道,就是法门,这个尽苦道等于是戒定慧的法门。那么佛陀说的这个道,戒定慧能够通往涅槃这件事情,你说这持戒修定修慧是不能通往涅槃的,来反驳佛陀,佛陀无所畏惧。这个道,真的是能够通往涅槃,佛陀说这个戒定慧的法门是没有过失的,说尽苦道无所畏。

第四个,说障道无所畏。佛陀说,邪淫欲是障道法,这件事情,你反驳佛陀,佛陀无所畏惧。

前面的说尽苦道是一个法门的自体,这个是你在修行这个法门你所要注意的这个禁忌,因为你这个淫欲,会障碍你的道,虽然你修行戒定慧,但是你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就是你这个淫欲心没有消灭。淫欲是障道法,这件事情,佛陀讲出这句话是无所畏惧的。说障道无所畏。

那么这个是佛陀对于四个法是无所畏惧的,四无所畏。

不共,就是十八不共;三昧,就是三三昧,空、无相、无作。八解脱,就是八背舍。不可思议,佛陀有这么多功德。这是讲到前面的是一个这个智慧的功德。这以下讲神通变化:

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乃至于无量功德,不可思议!

那么这个时候你在禅定的心中,你次第的去观察佛陀内在的功德,外在的相好,都是不可思议。这个时候,作是念时,敬爱心生,对佛陀这种皈依的心,特别的强烈。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无诸恶相。那么这个人在禅定生起的时候,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这件事情是很特别的。

前面的四个法门,他的所缘境都是众生的五蕴,以五蕴的法为所缘境。这个念佛善根发相,他的所缘境是一个佛法界,或者是观察佛的功德,或者是相好,或者是观察佛的名号,这个时候有他力的加被。所以说他从禅定出来的时候,他有薰习到佛的一部分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

在念佛感应的故事当中,讲到一件事,说有一个老人家,住在一个竹林当中,有很多的竹子。这个老人家呢,他这个茅棚前面不远的地方远远看去,有一条溪,这个溪很深的,但是这个溪水非常的清澈,从山上流下来的一个深溪。老人家就在这个竹林当中,编竹子,编个笼,编个篮子,来过活。

当这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从溪当中走出两个水鬼,这两个鬼就说了,哎呀,我明天呢,就能够解脱这个鬼身了。另一个鬼说,怎么回事呢?明天有一个人来到这个地方,做我的替身。那怎么回事呢?明天有一个卖煤炭的商人,他挑着煤炭经过这里,他会在这里休息,休息的时候,他可能会饮这个溪水,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一把就把他拉下来了,淹死他,淹死做我的替身,我就可以离开这里了,就解脱鬼身了。另一个鬼说,哎呀,真的太好了,恭喜你。

那么这件事情,晚上讲的这些话被老人听见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了,看看有没有这个挑煤炭的人过来。喔,果然黄昏的时候啊,有一个人挑煤炭,一步一步很沉重的就走到溪水旁边。当然这一路走来很口渴,就把煤炭放下来,就一头栽到这个水当中去喝这个溪水,喝一口的时候就说:这个水太甘甜了,阿弥陀佛。喝第二口的时候,说这个水太甘甜了,阿弥陀佛。喝了几口都没事,然后就挑着煤炭就走了。

当天晚上那两个水鬼又讲话了,你不是说今天要解脱鬼身的吗?是啊,我看到煤炭那个人,我要下手的时候,他喝一口水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我根本就靠不过去,所以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就这样走掉了。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说我们内心当中忆念弥陀的名号,有什么好处呢?一念的相应一念佛,就得到佛菩萨的一份的加持跟感应。乃至于念念的相续呢,得到佛菩萨念念的感应跟加持。

这个地方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个一念的相应,什么叫做相应?就是说,你要相信你所忆念的名号是弥陀的化身,不管你念的是国语,台语,是四字是六字,都没关系,你一定要相信,你心中所忆念的佛号,它是总持弥陀所有的功德,你要这样的相信。

什么是阿弥陀佛?请你作出一个定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这个声音,它就是所有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就是阿弥陀佛,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所皈依境。你一定要对你所忆念的名号生起一个真实的信心,这样来忆念弥陀的名号才叫相应,这个信心是很重要的!所以说,我们经常忆念弥陀的名号,出来以后你的内心身心状态,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

我自己也亲近过几个老和尚,这是我个人的分别。我觉得,这个老和尚是念佛的,跟参禅的不同,我自己有这样的分别。如果你注意一下,就是说,凡是念佛的老和尚福报都特别大,你注意看看。相对于参禅的人来说,念佛的人福报大。当然,不一定就是他自己修的,他一天到晚,一个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想想看,你一天到晚,用这句万德洪名在你内心活动,那还得了。你内心经常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那你就得到弥陀的功德加被。也有老和尚这么说了,你要盖道场很简单,你打佛七,不断的打佛七,这个道场就可以盖起来了。为什么呢,也不是说这个道场有修行,你整天在那念佛,功德力就不一样。

所以说,我们今天修的念佛善根发相,它的不同,你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你自己会有一个相貌的,功德巍巍,人所爱敬。人家看到你特别的有爱意,特别的敬,这个是念佛三昧的善根发相。这个是一种他力的法门,这个是一个不共于二乘的,一个菩萨的一个法门。

这以下智者大师把它做一个总结: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净,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前面是说明五停心的善根发相,这以下把它做一个总结,我们修止观,达到身心澄净,达到未到地定。或者发十想观,十想观就是无常观、苦观、这个空是错的,没有这个空,十想观没有空。十想观:无常、苦,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饮食不净,死,就是观察死殁无常,我们一定会死亡;这个当中少了一个断,断是断除结使,观察这个烦恼是可以断的,这个集谛的烦恼是可以断的,它是如梦如幻的,它不是那么真实的;离,就是远离生死,远离这个苦谛,前面的集是一个因,离是远离生死的果报;尽,苦集二谛不能够有所剩余,完全要穷尽,断跟离这两件事情要把它做的彻底,这叫做尽。这是十想观。

或者是六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或者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或者是三三昧,空、无相、无作。空是我空,无相观是法空,无作就是三界无所需求。

六度等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诸位都可以去看看相关的参考书,去分别。

最后做一个总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说一切的功德都是在寂静专注的三昧心中出现,只要我们能够专注的在三昧当中用功,无事不办,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承办。这个是说明善根发相。

庚二、分别真伪

这以下我们分别这个禅相的真伪。这个善根发相的真相就是说,这个善根发相是真实的从你内心的善种子出现的,这叫做真。这个伪,它是鬼神,或者是你过去的罪业所出现的,这个就不是善根,叫做伪。或者是鬼神或者是你内心有罪业,修止观的时候把它逼出来,这个叫做伪。

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或者是身或者是心,有各式各样的境界出现,我们先要判断它是善根或者不是善根,先把它判断。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

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首,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这以下说明邪伪相。

我们去辨别邪恶虚伪的禅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你能够在禅定当中,随因所发之法,过去的业种发动以下的十五种的身心相貌。先讲色身的相貌。

或身搔动。有些人一打坐,心一寂静的时候,身就开始动,一开始只是抖动,然后是全身动,到最后坐不住了,这整个身体起了振动,而且是真实的振动,这就不对了。因为你这个振动会干扰你的寂静,这个肯定不是善根发相。

或时身重如物镇压。你本来打坐的时候是一种轻安性的,突然间感到很沉重,就像有个重物镇在你的色身上一样,这也是有问题的。或时身轻欲飞。这个时候你身体突然间不稳定,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当然这种不稳定的相貌是真实的,不是你内心的的感受而已,使令你的内心开始不寂静。

或时如缚。你这个身体就像被绑住一样,你本来打坐的时候身体要往左边就往左边,往右边就靠右边,很自在,现在你的身体不能动,你要往左往右都不能动,就像身体被绑住一样,这也是有问题的。或时逶迤垂首。逶迤就是精神不振,本来你打坐的时候,内心是一个很明了的状态,突然间没有精神。

或时煎寒。色身非常的寒冷,盖很多的毯子都觉得很冷。或时壮热。非常的热,全身火大特别大。或见种种诸异境界。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境界。这是讲到色身的相貌。这以下讲内心的状态。

或时其心暗蔽。打坐的时候,本来你的心是明了而寂静的,突然间好像进入到一个没有灯光的房子一样,完全是一片黑暗,就像住在一个黑暗的房子。

或时起诸恶觉。忽然间生起很多贪嗔的烦恼。这个起诸恶觉还不完全是鬼神干扰你,我们打佛七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散乱心的时候你好像也没什么事情,你在打佛七当中,用一句佛号来薰习你这一念妄想,慢慢慢慢心有点寂静的时候,突然间会生起一个很大的烦恼,或者贪心特别重,一天到晚想到所贪的境界,或者嗔心的火特别强,或者高慢心特别重,看谁都不顺眼。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你内心曾经栽培过这样的种子,在你的内心深处,也可以说是一种恶根。你散乱的时候,它就存在你的内心深处,但是你一寂静的时候,就把它给逼出来了,突然间就感到烦恼很炽盛。

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我不应该在这个地方打坐,我应该去盖医院啊,盖学校啊,慈善事业,就想到应该做一些散乱的诸杂的事业。这个鬼神,他只有一个目的,他就是要破坏你的止观,让你不再继续坐下去,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他会给你很多充足的理由:你不应该在这个地方坐嘛,你发了菩提心,是应该去盖医院做慈善事业的,他就会告诉你一些这样的消息。或时欢喜躁动。内心当中欢喜到根本就没办法安住了,躁动了。

或时忧愁悲思。有些人有这种情况,一念佛的时候就开始痛哭流涕,这个偶尔为之也可以说是善根发相,对三宝的皈依心特别强,但是你要经常这样子就不是好事情,所有的功德一定跟明了寂静的状态相应,你这种太感性的修行,那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所以有些人,他一念佛一拜佛一诵经,就忧愁悲思,经常这样就不是好现像。

或时恶触身毛惊竖。突然间感到好像有东西触到你的身体,整个人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心中非常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跟心中的明了寂静不是随顺的,如昏如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这个都是邪伪。

前面讲的身心状态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伪的善根发相,不是真的善根发相,它是来破坏你的禅定跟止观的。

此之邪定,若人爱著,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其念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

这种邪恶的禅相,假设我们没有发觉产生爱着,就很容易跟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一定也是感应道交了,不是跟佛菩萨感应道交,是与鬼神感应道交。那会有什么后果呢?多好失心颠狂,你一定会失掉这样一种止观的心,邪正不两立的,失掉止观以后就产生颠狂了。

怎么会颠狂呢?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其念其法,即加势力。当然这个修行人都有点福报力了,这个鬼神他首先破坏你的止观,但是他想,他也可以把你摄受成为他的眷属,来弘扬他鬼神的法门,他知道你就是爱着这种境界,他也会有一些神通来增加你的势力,利用你这一期的果报为他做事情,他依赖着神通力,使令你发诸邪定邪智,辩才无碍,也是有各式各样的神通变化。假使这个人今天要来找你,你就会知道,这个人要来找我,这个人叫什么名字,鬼神的神通是有限的,他多少会有一些神通,当然你就会有一些神通的境界出现,这种神通的境界不是从你自己的寂静的心开发出来的,是鬼神加持你的,问题在这个地方。那么你就惑动世人,一个有名利心的人那有神通那还得了,就开始去惑动世人。一般凡夫他只看你的外表,他哪知道你的神通是哪里出现的,是止观的力量出现还是鬼神出现呢?他会说,哎呀,你不得了,你得到道果了,皆悉信伏。

谓得道果,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在佛法的修行当中,不管是小乘法,不管是大乘法,都是跟我空法空相应的,三乘共坐解脱船。三乘的圣者都安住在我空法空的境界,没有一个修行人会自我膨胀的,就算你是一个菩萨,你强调积功累德,起大悲心,但是那个大悲心也是从空出假,绝对不会自己赞叹自己,自我膨胀自己的,不可能。

一个人说我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个人肯定有问题,一个圣人不会自我膨胀自己的。因为,什么叫圣人?圣人就是跟圣道相应。而什么是圣道呢?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是不共于外道的地方,这是十二因缘里面,唯一一个能够消灭无明的智慧。

所以这个地方,只要一个人说他是道果,除非他临命终的时候要往生,他把他的本地风光讲完了以后就往生了,有可能。他讲出他是一个道果,而没有往生,这件事情肯定有问题。自我标榜自我膨胀,这个跟圣道是相违背的。

他自我膨胀以后,很多人就信服他了,但是他的内心是颠倒的,专行鬼法惑乱世间,他也是有点福报力,有鬼神的加持,也有点神通力,但这个人的后果不可思议,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这件事情就很严重了,你连基本的三皈依的功德都失掉了,跟三宝从此绝缘,你皈依佛不能皈依鬼神的嘛,临命终以后,就做鬼神的眷属了,这个是指你没有造恶业的情况,你偶尔显显神通,你不造恶业。如果你做的时候,多行恶法,起杀盗淫妄,起大妄语,这个时候就坠地狱了。

修行这件事情,我们要注意,的确有很多的障碍,很多的魔境。所以我们自己的方向,要把持的对,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你自己这个方向盘要把持的对,不要生起一点名利心,一定是依止: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否则你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你很难过的了关的,以后就跟鬼神相应了,永不值佛,这件事情就非常严重了。一个人的生命遇不到三宝,这件事情就非常严重了。说这个人破戒,他破戒到三恶道出来,他还没有破坏跟三宝的因缘。你在修行的时候跟鬼神相应了,生起邪知邪见了,你连三宝的因缘都破坏了,连善根都破坏了,这件事情我们要特别注意。

这怎么办呢?这以下讲出对治之法。

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急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著,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假设我们有前面的这种虚伪的禅相出现,你要当急却之,你要赶快的拒绝它,消灭它。怎么拒绝呢?若知虚诳。你应该知道这种相貌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正心不受不着,这个正心当然是安住在止观境界叫正心;这个不受,是不容易的,凡夫的心跟境界一接触,他一定要受,只有阿罗汉,内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他不受一切法,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

这个不受,我们不能要求说,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触没有任何的感受,没有领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不着,这个你可以做得到,不要去取着它。或者用正观破之,观察内心了不可得,我不可得,你来干扰我,我观察,你所干扰的那个我原来是了不可得的,你干扰谁呢?觅心了不可得,唯有安心竟。内心当中跟这个鬼神完全没有对立的状态,这个就是对治的方法。这个地方讲的比较略,下一科,觉知魔事,智者大师讲的比较详细。这个是说明邪伪的禅相。

这以下是辨别真正的禅相。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

这以下说明正禅的相貌。我们在坐中的时候,禅相现前的时候,没有前面所说的邪伪相,随前面这个禅相的发现,感到与定相应。这个地方是一个关键,不管你在打坐的时候出现任何的身心相貌,它跟你的明了寂静的心一定是相随顺的。

就是说,我在这个地方打坐,我看到一朵莲花出现,我怎么知道这朵莲花的出现是善根发相,或者是鬼神要来破坏的呢?就是说,从你看到这个莲花以后,你的寂静的心更加的寂静更加的明了,对禅定有加持的作用,那就对了。如果说你看到莲花以后,开始躁动,开始欢喜了,开始生起很多很多的分别了,那这个地方有问题了,它跟你禅定是不相应的。这个地方就是判别的关键了。

什么叫与定相应呢?空明清净,空空荡荡可也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还是空空荡荡,而且内心当中清净,一片的清净,无有任何的恶念生起,内心喜悦,淡然快乐,这个淡然就是安定。看这个意思,这个善根发相的时候,它对禅定不但不会破坏,还会加强它的力量,有这个意思。

这以上是讲到对禅定的帮助,这以下是讲到对智慧的帮助,这个善根发相还对智慧有帮助。无有覆盖,善心开发。内心当中突然茅塞顿开,内心的智慧,慈悲的心开发出来,对三宝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而且身心柔软,微妙虚寂。

这个身心柔软很重要!一个人着魔以后,是很容易判断的,看他的眼神,这个着魔的眼神,他的眼神是直的,我们的眼神是柔软的,带一点光明,可也是柔软的。有些人,看他的眼神就是呆呆直直的,你看着魔已经很久的,你摸他的身体都是僵硬的,这就是有问题了。他这个色身已经不自主,被人家控制住了,两眼发直。

所以这个止观的相貌出现的时候,他一定是身心柔软的,若身若心就是调柔,微妙虚寂,这个时候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厌患世间,都是随顺于涅槃的,这个是正常发相。

这以下就是一个总结。

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我们怎么去判断这个禅相呢?先讲一个譬喻,说我们在一个房子里面,你经常跟恶人在一起,那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十几个人在那个地方扰动,你根本就静不下来。如果我们在一个房间中,大家都是善人,久见其美,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这个分别邪正二相亦复如是。禅相出现的时候,它对你的止观是增上的,那就是对了,就是善根发相。它对你的止观是破坏的,那这就是不对了。可能是你的烦恼起现行,或者是鬼神要障碍你,你赶快要消灭它。这个是说明分别真伪。

看最后一科,庚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长。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足前说。略示大意矣。

这个善根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如果我们在坐的时候,发现了善根发相,先判别它是邪是正。如果是正,你就应该用止观来使令它增长。怎么增长呢?或者用止或者用观,你应该用止就用止,你应该用观就用观,当然,具足前说。前说就是五意,止观的五种意,主要的就是止观均等。你如果禅相发相的时候,你的止不够,你就要加强止;如果观不够就加强观。今略示大意。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善根开发的时候,用止观来增长。这句话怎么说?增长什么东西呢?比如我看到莲花,我打坐的时候看到莲花出现,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我判断这个莲花出现的时候跟我的止观是相随顺的,我要使令它增长,怎么增长?你不是不断的欣赏这个莲花,不是这样子增长!你想想看,莲花怎么会出现,你散乱心的时候莲花怎么不出现?因为你的根本是依止止观的力量才使莲花出现的,所以不要忘了根本,你要让莲花开的更加的好,你要更加的加强止观,但得本不愁末。

有些人他到善根发相的时候,就得少为足了,开始欣赏那些善根,你想想看,那个善根是一个枝叶,你怎么会有善根发相呢?因为你修止观的因缘才出现的善根发相,你希望你的善根增长,你应该加强止观的,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你必须加强止就加强止,必须加强观就加强观,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一定要守住你的根本,就像说我们今天在一个苦恼的环境生活,我们知道对岸有一个安乐境界,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过程当中,路旁会有很多很多迷惑人的境界,水果树了等等很多很多可爱的境界,当然了,停下来,吃些水果,歇歇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长时间的停留在这个地方,忘失你最初的修止观的目的,那就不对了。你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禅定当中欣赏一下莲花或者是生起这些短暂的慈悲心,你的目的是要成就无上菩提,但得本不愁末。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

你在止观操作,就算它出现一个善根发相,你也是一样继续的走下去,后面有更好的功德在后面,你还是一样修止修观,修观修止。只是你知道,哦,修行有点消息了,增加你一点信心,如此而已。

这一科也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个善根发相是讲内因外缘,内因是你过去的善种子,外缘就是你现前的止观,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注意,就像印光大师在《文钞》说,印光大师他在劝念佛人,他主要教他做两件事:

第一个,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信愿持名,这是第一点,根本,正行。

第二个助行,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怎么回事呢?尤其要你戒杀吃素。因为你内心当中累积的罪业,当然,佛号的功德是能够灭罪,但是你造了很多罪业的时候,当你佛号念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你就会有一些障碍出现,因为你曾经造的罪业在内心深处,等到止观现前的时候,那个罪业就会有一些障碍你的境界出现,你就入道多辛苦了,你不一定过的了关的。

所以说我们多造善法,这个善法它能够帮助你的止观的。反过来,你多造恶法,恶法对你的止观是会障碍的。我们一方面信愿持名,一方面也要断恶修善,经常能够使令这个善根发相,来帮助我们的正行,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