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13页)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现在居...

把心念进去了吗

有朋友问,修行只要念经就可以了,另外多参加法会多去圣地朝圣拜佛念经,多念,就可...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 一、我们内在心...

起床到上班之间的两小时该怎么过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上班族,总占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所以上班族的人生就显得格外要...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有点沾沾自喜。闲暇之余,也会...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便修行哪一法,你得产生力用,...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遗教经》里边儿说的;《大...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

弥勒忍辱真修行

那个弥勒菩萨怎么说,你知道吗?我们庙里面进门,弥勒菩萨,你看胖不胖,为什么那么...

佛陀开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过好生活,以获得现实、未来利...

论佛教徒的修养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烂的时期,由四代到现时是由凋...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开示马居士。憨山大师所讲的学...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净土法门,如果再不产生信愿来...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使令他改变,而这个...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师答:...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

每一天的观想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乐无忧的、增长智慧和慈悲心的...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我们应该将佛法,将佛陀的智慧...

学佛者的发心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净土法门有正行和助行。所谓正行就是净土三资粮,...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岁时主张禅净双修,为一吼堂主...

「数沙」修行法语

一 问:修行人当谋何事?曰:谋道。 问:道可谋乎?曰:谋其天然。 问:既天然又...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很简单:第一,每天你要定功课。第二,尽量去团体,过团体...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

修道人要经得起考验

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灭殆尽。不让它作怪,扰乱定心。应将它变...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初步的念学准提咒子这个法门...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救护病危的人,成...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是圣贤。然而犯错之后不能悔改...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观照自己,发现自己起了烦恼...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到底我如何修行好?那么表示大...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有人却以那一种较...

依「六度」来学佛

如何学佛?我们要依六度来学佛。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身体力行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不近恶友;宁舍身命,不犯净戒。 ──《大宝积经》 在这个...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其实,这句话中的屠刀,也并...

信、进、念、定、慧

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五根、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是出生一切...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还能够睡一觉。...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这三种善业,都必须由愿力来作引导,叫做有愿之思。 所谓思...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

问: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济群法师答: 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次的信仰心,因为信仰本身是属于感性,而禅修的人,多重视自...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见浊是指邪知邪见...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旦缺乏正知正见,就会陷在种种的邪见里。这...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造的业因障碍住了。业障的问题,讲起来很多,可另作专题讨论...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

善择住处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雪山里,冰天雪地险峻之处都没有猿猴的踪迹,更何况是人。而...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斋天的时候,搭着祖衣,还磕头,乱七八糟。斋天的天最多还是...

三方面检查自己是否有进步

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以从三方面来检查自己。 【大】:什么叫大呢?就是绝待圆融...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

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归宿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已渐消亡,到现在已...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旦触及到自己心灵的时候,简直犹如剜...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其师五祖法演曾谓之曰:住持此院,...

七字经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 只要记得贤人语,胜过桃源洞里仙。 劝人应该把气散,会打官司也要钱。 在家...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律法师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师父的光碟,做笔记...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我,是自己没有福,前世今生不能守戒,造下罪业,现生受报...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大家成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当中,人欲汹汹,钱欲滚滚,...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二)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三...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慧律法师答: 修行要解跟行并重,如果没办法参...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深入就不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不要一门深入,其时这是犯了...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拜佛、闭关、打禅七等行门的修持,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佛法...

念佛方法与具体行持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通佛力、成就往生的目标,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兹拟念...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一门深...

会说不如会修的

刚才各位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无尽佛法僧三宝。信佛的人,必须念兹在兹,时刻莫忘三宝的慈悲喜舍,要...

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问: 念佛法门,南传佛教比较少用,想请问上人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 宣化上人答: 信仰好象五味似的,...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慧律法师答: 女众最难突破的就是感情,男女的感情,再...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教里众多的原理之一,对我们人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个道...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

精进就是苦修吗

问: 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 济群法师答: 精进并不是要人苦修,我们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仪容端正、心无忧恼,...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答: 修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见性,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 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

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各位善知识:我们信佛的人呐,首先要循规蹈矩。本来佛教也没有戒律可讲的,可是因为我们人,多数都是不守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