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大安法师文章
问: 有位法师说,诵《阿弥陀经》后不能念《往生咒》,说此诵法是杂修。请师父开示...
问: 弟子工作特忙,暂时还未入佛门。这次来参加夏令营,是母亲说这次机缘太难得,...
问: 佛教都在说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无别法。请问一心就是我们的佛性,...
问: 佛教界举行的水陆法会,万佛法会,学净土的要不要积极参加?如何参与最好,如...
问: 曾经有位法师讲座时云,一念忏悔能灭无量劫来恒河沙罪,如此而言,则因果作何...
问: 当今放生我认为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时候放生款比较多,我们又想节约一些钱,...
问: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而无心可安,识心亦无,法亦...
我们首先要明确打佛七的目的。打佛七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工具、船票...
每个人都有佛性。念自性佛,问题是我们虽然有自性天真佛,但当下我们显现的现象都是...
问: 一、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受四大分离之苦?...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
东林佛号的特点是比较缓慢,并且注重两个要点,就是一句佛号跟步子统一,一句佛号四...
问: 一种文化或体系,想永恒,想众生信服,必定有它核心的底层逻辑。请问,净土文...
问: 我非常相信在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作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断除爱欲的...
问: 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性佛是无相无色又有何见呢?...
问: 弟子已听你讲经说法已久,并已皈依,现有两问:皈依之后,与朋友一起开餐厅,...
问: 我们是皈依了三宝弟子,但有时也在上道家庙。佛教与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异...
问: 弟子有强烈的出离心,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母亲和妻子。请问,如果弟子往生极乐...
问: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答: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为什么会怨恨哪?当你怨恨...
问: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祭奠我们的祖先。请问,应该怎样正确的祭奠祖先呢?能...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请问如何理解?尤其是...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注于沿街拉人募捐。在寺院高...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遍提高的时代,如何看待一些...
问: 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与世尊教导我们的种种人生道德训诫,教、...
问: 法师,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我们这些佛...
问: 人的容忍量有其极限,如果对方经过重复纠正还无法改善,而我的容忍程度也到了...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的根本了。百行孝为先,万...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是清净不了。请问该怎么办,...
问: 经里佛说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有师兄说,往生弥陀净土要看因缘...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直念下去。又,大势至菩萨教...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应如何看待...
问: 我是因癔病进入佛门,我想真心地请教,有坚定的信愿是我最想得到的,但我认为...
问: 我在以前修行时,头脑中经常出现读经、背经和睡中念佛、念经,最近一个时期什...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这个在...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们。其实我也知道不对,可就...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念不生是指前世的妄念吗?请...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功夫不纯,助念能有多大效果...
问: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答: 拜佛是五念法门的其中一条,就是...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可行吗?如何解行与念的关系...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辜负永明古佛一...
薄拘罗尊者是长相很庄严,寿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岁。他为什么寿命第一呢?他就是...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候,我要使我的名声就是我名号...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摄大乘论》,它有一个观点,就...
恶女人、动物、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往生呢?阿弥陀佛的大愿是平等...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莫贪旧游,前途永失。 这是开...
明蕅益大师亦曾偈赞莲祖:世竞贵奇特,师专守平常。人尽尚高峻,师独存谦光。旋万法...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
问: 六道受报轮回就是给人们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鸡、鹅、鸭、猪等,应是没罪吧...
问: 什么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心忏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
问: 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不知有这种说法吗?如这样,...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种信解,这种信解建立才能随顺...
第六个问题,是讨论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那有人就问,依据《十善业道经...
这是十缘发心的第七项了尊重己灵。 这个己灵就是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有时候说是佛...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
请看第十段:至诚念佛莲已种。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只要发起至诚心称念弥陀的名...
原文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为此经教起之所因故。 疏...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
如果德亮法师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没什么希望了。是吧?那说明这个往生太难了,不是这...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灭度后的众生要付嘱给地藏菩...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这样念佛往生有障碍吗?更...
【原文】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示一次,那助念人员怎么掌握...
【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法。为因菩萨历劫修行,不曾学...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只是在佛堂才念得下去,做事...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
疏文 《无量寿经》,详见部类译释二门。以对今经,世称大本,盖部同而广略异也。彼...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深重,还是修得不相应? 大...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给我们留了几句话:万法如梦,...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 答:欲决...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万行回向等。实相之佛,虽云...
问: 失眠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对于睡眠不好,心病还要心法治。你不要着急,失...
问: 感觉爱情的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大安法师答: 你感觉到爱情就是...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我们凡夫众生能感之机,就是信...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大...
问: 念佛能够得到人间福报吗?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不离世间法,诸佛菩萨大慈大悲...
问: 弟子学佛时间不长,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生怕起贪见佛之心而著魔。故而在诵《...
问: 诸佛菩萨皆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之事。他对众生何时度脱、何时成...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

往生咒也是弥陀名号内在功德的展示

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

心中的佛可否带我们到极乐去呢

佛教的法会,净土学人要不要积极参加

一念忏悔能灭无量罪,则因果作何解释

不定地方不定地点,随机有智慧去放生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

打佛七的目的

念自性佛是不是也是念阿弥陀佛

净业行人临命终时是否也受四大分离之苦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东林佛号的特色

净土文化永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修行总是进进退退,该怎么走下去

居士如何处理好修行与爱欲行的关系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开了荤食餐厅,该怎样处理才如法

佛教与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异的地方

往生极乐后,要过多久才能乘愿再来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清明节应该怎样正确的祭奠祖先呢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如何辨别假和尚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念念都想表演给别人看,你是在做一个演员吗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愚痴的行为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有坚定的信愿很难,如何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这个境界好还是先前境界好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寿命第一的薄拘罗尊者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莲池大师自行化他之妙德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不管信不信佛,善恶业力都是有报的

【推荐】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下品往生要多劫后才能见佛吗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烦恼中有佛性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什么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在行称赞如来的行愿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至诚念佛莲已种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为众生为三宝做事,哪会耽误你的往生呢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念佛只贵真实修行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掐珠记数念佛

《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详略异同之所以然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佛号如摩尼珠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失眠怎么办

感觉爱情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著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