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17页)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蕅益大师是以念佛功夫浅深分...
01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02...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一同追随远公学习佛法。僧光等...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给一句佛号就不管了?净土法...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要...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执,执...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能治病,是不是很神奇?那各...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威神力了。从这里我们也感觉到...
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至少内心要有一...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悲欢离合的一段日子。 十月十...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王满足一切众生各各层次的愿望...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一得往生,就能改变我们身心...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不要受其他观点的疑惑,觉得不...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觉知。无论是像今年的雪灾呀、...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若...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唐三藏法师...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自是...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而是要讲信愿持名。这个方...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什么人、胡言乱语、大喊大叫...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别人骂他,也不嗔怒;人家...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一切都是生疏的。不过你要学...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正好今天到了...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的音声,就该是阿弥陀佛了!长...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问题,阿弥陀佛就是让十方恶...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法的慧解有如天生。在灵裕法...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办呢?那么千...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公元七0五~七0九年)得度出...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人,绝不以是不是看到什么东...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陀佛,能念的我是阿弥陀佛,所...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所嘱的净...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容易把心的格...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本的人生观,就是认识净土。我...
问: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念佛能够往生。又说信愿行三...
佛号虽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却不肯念,不仅是今生有罪恶疾病的人不肯念,就是宿世有...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安乐道,一个是解脱道...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 突吉罗的小罪,...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你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是...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昔为转轮王时,名无诤念,第八...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念头抓紧,就能对治杂念...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融的...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难以相信。有人就曾经质疑,...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离之缘,就是没有遇到佛力加持...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前之事...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光大师 印祖往生前...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是作为亲人一个最大的头痛困扰...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做了...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出世之心,前往南海佛顶山,请...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的毛病,就是要用阿弥陀来对治...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中最好的种子起现行,如果没...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事...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生不了?...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平日虔诚修习净土法门,曾经请...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一声声佛号,简单的重复,从...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已尽,即得往生极乐...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如果阿弥陀佛...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念佛助其...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他展...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愿品》...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论是劝发愿往生净土还是劝念佛...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水平很高,一定要破无明才能得...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这一段呢就是答复周博...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是驱使我们到六道轮回的要素。...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清,那这个转换就来自于这一声...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号,是我由心造作的佛号,是以...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中峰大师禅诗百首欣赏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何苦还要恋恋不舍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成佛的三个步骤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这六个符号,承载了一切诸佛的功德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念佛有何窍门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念佛愈癣疾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张抡的奏折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如何是念佛止观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弘一大师劝念佛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转五浊为五清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